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人才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山市事业单位紧缺专业人才引育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10-14    来源:昆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昆山开发区、昆山高新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城市管理办事处,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昆山市事业单位紧缺专业人才引育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业经市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昆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0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昆山市事业单位紧缺专业人才引育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为拓宽专业化高素质年轻干部来源渠道,优化专业化领域领导班子储备,助推我市实现 “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争当 ‘强富美高’ 新江苏建设先行军排头兵” 目标,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昆山市事业单位紧缺专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昆政办发〔2018〕23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全市事业单位紧缺专业人才引育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行动,在全市党务群团、综合行政、科创人才、经济金融、规划建设、政法维稳、安全环保、社会民生、教育文卫、农业农村等领域有针对性地引进300名左右高学历高素质紧缺专业人才,打造一支全方位多领域、素质高作风硬的优秀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人员结构;对引进的紧缺专业人才加强教育培训和培养选拔,进一步拓宽全市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来源渠道,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健全多元化的引进渠道

  1. 到2020年,强化校企合作、搭好实习平台,构建稳定的紧缺专业人才引进渠道,力争年度引进各领域人才100人。

  2. 到2021年,完善培育方式、健全保障措施,专业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下,力争年度引进各领域人才100人。

  3. 到2022年,形成紧缺专业人才引育特色品牌,专业人才队伍影响力不断提升,力争年度引进各领域人才100人。

  (二)构建规范性的选拔机制

  4. 出台岗位需求征集办法,建立用人单位需求报送、市人社局初审把关、市委组织部复核调整的机制,科学制定紧缺专业人才(专业)引进目录。

  5. 引入专家评估论证机制,每年邀请专业第三方发展规划研究机构,对全市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进行调研测算评估,为人才引进领域提供专业建议。

  6. 完善紧缺专业人才引进程序,出台引进人才评价考核办法,不断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透明性、科学性、规范性,确保人才引进工作 “公平、公正、竞争、择优” 。

  (三)打造全过程的培育体系

  7. 人才引进的第1—2年,抓好新引进紧缺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力争年度举办专题培训1—2次,确保受训率达到100%。

  8. 人才引进的第2—3年,强化实践磨炼,为政治过硬、能力较强、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人才提供实践锻炼平台,力争每年参与实践锻炼人数不低于紧缺专业人才队伍的5%。

  9. 人才引进的第3—4年,畅通发展渠道,用人单位出现中层职位空缺时,优先提拔使用经过急难险重任务考验、专业素养突出的优秀紧缺专业人才,力争每年提拔人数不低于紧缺专业人才队伍的5%。

  三、资格要求

  (一)专业水平要求。重点引进具有全国 “双一流” 建设高校和境外世界排名前100名高校(含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和相应学位的应往届优秀毕业生,或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素质能力要求。重点培育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口碑形象佳、作风服务好、业务素养突出,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历、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和较为开阔的现代视野的紧缺专业人才。

  四、工作举措

  (一)坚持紧扣需求,提升引才准度

  1. 做准调查研究。着眼于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以我市发展主导产业、实施重点项目为核心,结合我市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要求,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摸清全市对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的底数。

  2. 优化专业设置。以调研结果为导向,结合上年度引才工作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明确当年度重点引进的紧缺专业,优化调整专业目录,补全我市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结构性人才缺失。

  (二)坚持择优严选,提高准入门槛

  3. 聚焦高端人才。瞄准 “双一流” 高校和境外世界排名前100名高校,坚持好中选优原则,大胆选才。发挥一流学校加一流专业的叠加效应,通过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及世界名校排名(含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筛选引进一批名牌学校优质学科的紧缺 “双一流” 人才。

  4. 严格选拔程序。探索兼顾专业性、公平性和人岗匹配的新模式,突出专业素养,面试内容以综合管理能力为基础,重点加试专业领域试题,大胆选优用优,集聚一批一流专业人才。专业领域试题授权用人单位,委托苏州条线部门进行命题,并签订相关保密协议。

  (三)织密引才网络,营造聚才氛围

  5. 加大合作力度。加强与名牌高校就业机构的合作,在应届毕业生就业初期通过校内平台加大招聘信息投放力度;组建专业化宣讲团队,成员包括部分近年引进的紧缺专业人才,赴各知名高校举办专场宣讲会,提升我市在知名高校毕业生群体中的知名度;加强与科研院所、海外人才联络组织的合作,探索人才发现新渠道。

  6. 搭建实习平台。每年寒暑假组织一定数量的紧缺专业知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到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实习,让人才实地感受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重才氛围,提升我市在知名高校毕业生群体中的美誉度。对表现优异且愿意留昆发展的应届毕业生,经考察后提前签订意向协议直接进入面试环节。

  (四)坚持严格把关,确保队伍质量

  7. 强化优进拙出。充分发挥组织考核把关作用,本着真考真用的原则,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定编考核合格的紧缺专业人才直接进入事业编制并签订最低服务年限,不合格的淘汰,确保紧缺专业人才队伍的高质量。

  8. 建立 “双推荐” 机制。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双推荐” 机制,用足用好每批次紧缺专业人才。每年从进入面试未录用考生中选聘10—20名优秀人才充实到紧缺专业人才后备库,根据专业匹配度和人岗相适度,采取双向选择的形式,推荐到各开发区、市属国企,特别是科技产业园进行锻炼提升,满足国有企业及新兴产业对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

  (五)坚持因才培养,拓宽成才渠道

  9. 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因材施教,从岗位需求和引进人才专业特长出发,制定特色计划开展跟踪培养。通过指定导师 “传帮带” 、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及时掌握引进人才的工作、思想、生活状态。根据工作表现和需要,动态更新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意见。

  10.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结合紧缺专业人才的专业特长、发展潜力等特点,每年选派一定比例的紧缺专业人才参与 “一线攻坚” “双向挂职” 等,并适当安排多岗位历练,开阔紧缺专业人才视野,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对政治过硬、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群众认可的紧缺专业人才,纳入市优秀年轻干部库进行重点培养,并优先选拔任用,树立引才、重才、用才的鲜明导向。

  五、组织领导

  (一)压实工作责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事业单位紧缺专业人才引育工程由市委组织部统筹管理,市人社局具体实施,各用人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相关单位要把引进培养优秀紧缺专业人才摆在工作突出位置,加强长远规划、科学组织实施,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二)保障资金投入。根据目标要求,确保足额的紧缺专业人才引育专项经费。建立健全专项福利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加大对引进的紧缺专业人才子女入学、住房、配偶父母随迁方面照顾,解决紧缺专业人才后顾之忧。

  (三)加强督查考核。各单位要提高站位,严守纪律、主动配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组织部门会同市人社局定期对各单位的紧缺专业人才工作情况开展督查调研,对存在工作随意、上报需求不严谨等导致引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单位,取消其下一年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名额。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 沪ICP备2023002757号